全院师生: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促进人工智能与经济发展、社会民生深度融合,培养一批既懂人工智能技术又熟悉行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助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新增设“人工智能+”专项赛,按照学校实际将专项赛相关,现将具体参赛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2025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国内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均可申报作品参赛,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均可,每个团队不超过10人(含作品申报者),每件作品可由不超过3名教师指导完成。按照学历最高的参赛成员划分至专科组、本科组、硕士组和博士组分开评审。可以跨专业、跨校、跨地域组队。参赛人员年龄在40周岁以下,即1985年6月1日(含)以后出生。
本校硕博连读生(直博生)若在2025年6月1日以前未通过博士资格考试的,按硕士生学历申报作品,若通过,则按博士生学历申报作品。没有实行资格考试制度的学校,按照前两年为硕士、后续为博士学历申报作品。本硕博连读生,按照四年、二年及后续分别对应本、硕、博申报。
鼓励支持中外青年联合组队参赛。除上述参赛人员范围外,还主要包括具有国外普通高等院校学籍的在读学生(主要指有国外学籍的外籍学生及中国籍海外留学生)和具有外国国籍、国内普通高等院校学籍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在读学生(主要指外籍来华留学生)。相关要求参照上述内容。
二、赛道安排
(一)“人工智能+”创意赛
1.赛道介绍
本赛道为开放式创意赛道,注重作品的创新创意。参赛者可基于学科实际及兴趣爱好,借助大模型技术,通过零代码或低代码完成人工智能原生应用的设计、开发和线上运行,体验人工智能原生应用从开发、展示到运行的全流程。
2.作品开发
参赛个人/团队基于九天人工智能平台进行人工智能原生应用的设计、开发。平台链接:https://jiutian.10086.cn/largemodel/playground/#/cmstore
3.作品形式
需提交项目策划书、项目视频介绍、线上链接等材料。
(二)“人工智能+”应用赛
1.赛道介绍
本赛道鼓励广大参赛者既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科技前沿问题,又从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需要出发,充分利用自身所学所长,助力人工智能技术与各行业深度融合的“人工智能+”向纵深发展(参考研究方向:人工智能+农业发展、人工智能+工业制造、人工智能+医疗健康、人工智能+教育教学、人工智能+交通运输、人工智能+环境保护、人工智能+政务管理、人工智能+文化旅游、人工智能+其他综合领域)。
2.作品形式
需提交项目介绍和展示材料、佐证材料等。作品(实物或者技术)须能通过视频或图文形式全方位展现。
(三)“人工智能+”挑战赛
1.赛道介绍
本赛道由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立足实际研发需求,提出需要破解的“卡脖子”难题,广发“英雄帖”,汇聚青年智慧集智破题。
2.题目名称
序号 |
题目名称 |
支持单位 |
1 |
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遥感影像分析与义语理解 |
红山开源平台启元实验室 |
2 |
基于量子计算的人工智能探索与应用 |
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3 |
基于国产算力平台的文档智能体开发 |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
4 |
端侧可部署的双臂操作算法设计 |
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5 |
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的长时序任务规划 |
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 |
6 |
基于人工智能的药物与先进药物递送智能体构建 |
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7 |
中医专病临床智能辅助诊疗大模型 |
浩鲸云计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8 |
人工智能赋能中华地方文脉数字挖掘与呈现 |
北京元引科技有限公司 |
3.作品形式
根据各选题要求完成相关作品,详细方案见附件1。
三、作品要求
1.同一作品不得同时参加本届竞赛主体赛、其他专项赛,仅可参加本专项赛的其中一个赛道,往届报送过的作品不得重复报送。
2.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他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参赛范围之列。
3.作品必须具有完全知识产权,严禁抄袭。参赛学生每人限主持1件。
四、相关支持
参赛学生可登录第十九届“挑战杯”竞赛官网(https://2025.tiaozhanbei.net/)获取模型、数据、算力、培训等资源。
五、作品报送
学校选送的作品数不设限制,三个赛道均须在第十九届“挑战杯”竞赛官网(https://2025.tiaozhanbei.net/)进行报名。创意赛、应用赛直接在“挑战杯”竞赛官网完成作品提交,挑战赛需根据各题目具体要求进行作品提交。2025年7月31日前,省赛组委会组织评审环节,完成“人工智能+”创意赛、应用赛的国赛推报工作,不限名额择优推报;2025年8月17日前,根据各题目要求完成“人工智能+”挑战赛作品提交;9月上旬前,组织国赛初审;终审决赛与主体赛全国终审决赛一并开展评审。全国组委会根据作品报送情况,评选出若干优秀作品予以激励。优秀作品中,特等奖作品不超过10%、一等奖作品不超过20%、二等奖作品不超过30%,其余为三等奖作品。
六、校内安排
请参加“人工智能+”创意赛、应用赛的个人/团队填报附件2《“人工智能+”创意赛、应用赛参赛意向汇总表》,参加“人工智能+”挑战赛的个人/团队填报附件3《“人工智能+”挑战赛参赛意向汇总表》。参赛意向汇报表填写后报送至学院团委科创公共邮箱lifeststis@163.com,学院团委汇总后将统一上报,截止时间为2025年6月15日18:00。
七、联系方式
(一)学院组织方
联 系 人:田博文、董子静
学院咨询QQ群:964502364
(二)学校组织方
联系人:赵老师、吴老师
学校咨询QQ群:1049670197
共青团华中科技大学yl23411永利集团官网委员会
2025年6月12日